[2]封口药:见鼻柱骨伤[1]振梃,即木棒也,长尺半,圆如钱大,或面杖亦可。 [2]从关冲上行手小指次指岐骨间陷中,握拳取之,液门穴也。
[5]趾骨受伤,多与跗骨相同,惟奔走急迫,因而受伤者多,治法与跗骨[1]两钓骨,名曲颊,即上颊之合钳,曲如环形,以纳下牙车骨尾之钩者 [2]打仆损伤,耳肿腮硬,牙关紧急,嚼物不合 <1>宜内服正骨紫金丹按、方剂:[1]正骨紫金丹:见颠顶骨伤 [2]万灵膏:俱囟骨伤[1]两颧骨者,面上两旁之高起大骨也。[6]从辄筋、日月穴过季胁至京门穴;从京门循行带脉、五枢、维道、 居□,下合髀厌中环跳穴也。
<3>如损伤太重,成破伤风,不治。【方歌】黑花蛇散蝎麻黄,天麻白附子干姜,川芎附子草乌泡, 共研细末,唾津调浓,敷伤处。
一云宜三棱针出血, [4]通天穴宜刺三分,留七呼,灸三壮,其壮如小麦大始相宜也。[31]从气街下行,膝上一尺二寸许,中行左右各三指捺, 上有肉起如伏兔之状,故名伏兔,在此肉起后,交纹中,髀关穴也。
血已止,宜冰蛳散枯去本痣,以月白珍珠撒搽,太乙膏盖贴,生皮即愈。条文:倒睫卷毛内刺睛,皮松弦紧痒兼疼,碜涩难开胞睑烂,肝风脾热两壅,细 辛汤用知茺黑,军细防风桔梗羚。
凡伤天聪穴与眉角,脑后臂里跳脉,髀内阴股,两乳上下,心下鸠尾,及五脏六腑之俞者,皆死。干山药二两 五味子五钱 人参 茯苓 石决明各一两半 细辛五钱 车 前子一两右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桐子大,空心米汤送下二钱。